从标准到应用,构建企业碳管理体系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_哔哩哔哩_bilibili 2025-07-25 14:32:12 来源: 原创

  中新网北京7月24日电(记者 左宇坤)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主动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国际贸易规则挑战,同时深挖企业节能减排潜力、把握绿色转型机遇、塑造绿色低碳竞争力,企业碳管理已从战略议题升级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要务。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共同在京主办了“环境与气候治理研究与交流项目:企业碳管理体系”专题讨论会。

  会议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海主持,来自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河钢集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从政策标准、企业实践、技术瓶颈、数据体系、金融支持、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就企业碳管理中的现状、挑战和应对途径展开交流讨论。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首次明确,要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多重碳管理政策体系,并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衔接,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2025年6月,生态环境部首次印发《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提出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的“两大基石”(规则标准和因子数据)及“三项制度”(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已初步建立,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清晰指引。

  与会专家指出,国内企业碳管理政策框架初步形成但具体细则仍需加快补齐。目前,碳达峰碳中和“1+N”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形成了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为主的企业碳管理框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等文件,对重点企业强制披露碳信息作出了规定。但在制度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碎片化与落地难的问题,比如,自愿减排市场因标准不够完善、激励相对薄弱等原因,企业主动性仍需激活。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不同行业在碳管理上分化明显,火电、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高碳排行业,受全国碳市场履约、下游绿色原材料需求等影响,正在加快构建自身碳管理体系,强化机制保障和数据基础支撑,积极探索短流程、氢冶金、CCUS等减碳工艺,但相关行业企业在碳管理上面临数据管理难度大、减排量资产化路径不明等问题。而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受国际贸易规则影响,企业碳管理体系整体布局相对靠前,但随着国际贸易规则日益复杂化,这些企业的碳管理成本明显增加。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碳管理体系的建立,专家认为可加快构建政策、市场、产业多元协同体系,推动健全完善企业碳管理制度。一方面,形成统一的碳管理国家标准与行业细则,强化与国际规则对接互认,同时积极推动国内碳管理人员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另一方面,激活绿色金融工具,推动企业低碳表现与融资成本的有效挂钩,创新碳资产质押等金融产品。此外,应推动构建绿色供应链,强化链主责任,制定完善供应链减排标准。可探索以零碳园区为载体,加强政策、技术与金融等资源集成,推动碳管理从成本中心转型为竞争力资产。(完)

muqian,dongfangzhenxuanzhibojianshoumaideeguaduoerbaixiaweiziyingbaixia。kefubiaoshi,xianzaishoumaideeguaduoerbaixiayouyuanchandizhigong,qizaieguaduoeryangzhi,bingfeiyesheng。目(mu)前(qian),(,)东(dong)方(fang)甄(zhen)选(xuan)直(zhi)播(bo)间(jian)售(shou)卖(mai)的(de)厄(e)瓜(gua)多(duo)尔(er)白(bai)虾(xia)为(wei)自(zi)营(ying)白(bai)虾(xia)。(。)客(ke)服(fu)表(biao)示(shi),(,)现(xian)在(zai)售(shou)卖(mai)的(de)厄(e)瓜(gua)多(duo)尔(er)白(bai)虾(xia)由(you)原(yuan)产(chan)地(di)直(zhi)供(gong),(,)其(qi)在(zai)厄(e)瓜(gua)多(duo)尔(er)养(yang)殖(zhi),(,)并(bing)非(fei)野(ye)生(sheng)。(。)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发展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方坚决开展对美斗争,针对美方错误言行进行有力回击,并持续向国际社会揭露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做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对此,美方日益感受到两国战略互动的天平在向中国倾斜,其曾经声称的“通过实力地位与中国打交道”的尝试未能达到预期。

推荐内容

精彩推荐

产品推荐

马斯克在中国的44小时
¥
368.00
4.6分
河南一90后干部涉嫌严重违法被查
¥
358.00
4.9分
女子捧场朋友店被点7472元餐
¥
3588.00
4.6分
云南彝良突发洪灾致3人遇难
¥
5280.00起
4.5分
朝鲜军事侦察卫星发射发生意外,事故原因披露
¥
3399.00
4.7分
二三十了还觉得自己是个小孩正常吗
¥
578.00起
4.8分

最新评论

新程序